2022年5月18日,为进一步加深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的理解,推进“携手喜迎二十大,同心共筑教育梦”主题宣传教育工作,设计学院第一党支部开展“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党课学习,本次党课由第一支部书记周莹同志主持,第一支部全体党员、非党员教师代表参加此次党课学习。
本次党课内容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以及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行动指南三方面进行介绍,展开讲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学术话语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政策间关系。通过专题党课,同志们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明白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政治上团结统一,文化兼容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水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同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象征,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链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
根据党课内容,非党员教师代表孙培松和张圣兵分别发表了自己的学习感悟,孙培松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师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是教师的责任,她会继续将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进行推广,通过挖掘专业的红色基因,筑牢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张圣兵表示,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完成中国梦的伟大复兴,今后会继续通过课程思政,向学生介绍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坚持文化育人、坚定文化自信、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题材,让学生更爱自己的祖国,更了解各民族文化。
最后邹佳同志做总结发言,她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为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二要强化使命担当,推动中央、省、市关于民族工作各项决策部署全面落地生根,巩固学院团结稳定的发展大局。三要将共同体意识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推进,在学术交流、教材选用、教师引进、学生管理等工作中牢牢把握民族工作的主线,确保学院民族工作大局稳定。
(图:朱秋婷,文:韩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