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务实笃行 ——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课程思政”进行时

发布时间:2023-04-12浏览次数:629发布人:郭海燕打印PDF

为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挖掘各门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及教学着力点,打造“有温度”“有思考”“有内涵”“有情感”的课堂环境,设计学院视觉设计系的全体教师通力协作,在一段时间周期之内围绕以学生为主体、以思政收获为教学目标的指导理念,以生动的案例及实践投入的教学方案为手段,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和课堂实战的适配性及理论水平。在一定意义上,真正实现了价值观培育、技能知识传授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视觉设计系教师深入分析和梳理本专业各门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点”以及各“点”对应的思政目标,在此基础上形成专业课程的思政内容体系,在方向上和思政课程形成“同向同行”,在内容上进行模块化处理,以便后期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能够在框架中找到对应。在专业课教学设计上,紧密围绕课程思政的融入和创新,教学案例以专业知识为传播媒介暨思考载体,全面梳理了教材知识和思政案例的联系脉络、厘清了技能训练和思政目标的理论层级与逻辑顺序,充分发挥了课堂育人环节中教师生动讲解的主观能动性。在总体规划上针对设计学科的专业特点,确立了以“匠心尚美”为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如在22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字体设计》课堂上,授课教师曹子达以国内外优秀字体设计案例与教学目标的融合讲授,通过直观的案例拓展营造字体设计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整体与局部的视觉设计对比中领悟现象和本质的内部联系,进而从文化视野的角度理解字体设计的核心理念;全行老师则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课堂上加入了“研讨式启发”的实践交流环节,将相对模式化的软件设计学习与头脑风暴紧密结合,以趣味教学法激发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和设计灵感。将地域文化的绿色新设计、博物馆文创研发等实战设计案例代入教学情境中,使得同学们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崔楚峤老师的《材料与工艺》课程,则是以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推广与弘扬作为课程思政的切入着力点,在教学中要求将具有典型时代特征及民族风范的工艺美术的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设立为主线,体现大国工匠精益求精、严谨细致、专注如一的精神内涵。在具体的设计训练中,则要求同学们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征进行巧妙结合展开设计,在实践中加深同学们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设立了以课程思政增强文化自信的教学模式典范。

视觉设计系的全体教师在下一步的教学活动中会针对课程思政案例的专业匹配度问题,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反思与改进,总结教学方法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及专业接收程度情况,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为后续的教学总结出宝贵经验,使得课程思政的融合性革新达成良性循环,有效助力课堂教学。

(文/图:曹子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