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制订2023级三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苏城院学科〔2023〕5号)文件精神,4月20日下午,设计学院组织召开设计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邀请行业专家豆果文化发展(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江苏省广告协会创意设计委员刘遨,苏州南社文化(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梁泽兵,扬州开放大学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海鹏书记、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王颖睿副教授,我校艺术学院院长黄一斓、副院长王铮,往届校友出席会议。会议由院长姜春艳主持,视觉设计系和环境设计系全体老师参加。
会上,视觉设计系副主任陈震介绍了系部专业建设情况,副主任汪毅毅和环境设计系副主任刘娜重点介绍了教育部专业简介新旧版情况,分别汇报了广告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室内设计艺术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
根据教育部最新要求和行业发展需求,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中不仅包涵设计赋能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也注重数字化技能培养,例如:设计软件从平面到三维到动态的全面覆盖。在数字化表达与传播方面,增加了较为前沿和实践性课程,如:AR辅助设计,创新设计中增加社会服务和地域IP打造等贴近社会现时与未来发展需求的教学内容,真正实现课程与实践的结合的教学目标。
针对三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情况,专家分别提出了指导意见。行业专家刘遨和梁泽兵指出,人才培养方案总体比较完善,建议在具体内容上与当前行业发展紧密相连,在技能培养方面应多注重行业实际需求的软件基础的学习与灵活使用,在“以赛促教、以赛助能”选择行业认可度高的赛事、技能证书,在提高学生整体能力的同时,能够与社会需求同步接轨。校外专家陈海鹏书记和王颖睿副教授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着重体现目标定位、专业特色、行业背景、地域文化,在理论与实践学习的模块设置需进一步贴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校内专家黄一斓院长指出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简介需进一步比对新旧版要求,围绕新版增加的条目,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以及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的命名和实际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王铮副院长指出人培养方案的制定需立足“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和“国家规定的课程方向”这两点根本要求,在具体内容上应充分结合地区文化特色,力争专业脱颖而出。已毕业学生代表冯长川结合学校所学与工作实际,认为专业培养应更多与行业、岗位实际需求挂钩,以期学生走出校门能更快适应岗位。
最后,姜春艳对几位专家给出的指导意见表示感谢,指出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落脚点,学院和系部将根据专家们给出的修订意见,从课程体系设计、能力结构搭建、“数字化”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等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修改,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专业发展。
(文/图 沈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