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艺术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5月27日,设计学院与江苏省文化馆联合开展艺术教育专业线下教学活动。
本次线下教学围绕绘画作品展览与非遗互动体验两大主题展开。设计学院副院长孙培松、艺术教育专业负责人李嫣与《民间艺术赏析》《综合艺术创作》《少儿美术创作》等课程的负责人蒋雪涵、陈曦教师参与了此次线下教学。
此次线下教学采取实地教学与课程平台直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员通过课程平台发布的公告与站内私信,获取活动开展与直播的具体信息,来到江苏省文化馆进行学习。
江苏省文化馆主办“画里乡村——全省优秀农民画乡作品大展”展出60幅绘画作品。这些作品以乡村振兴为题材,聚焦江苏本地特色,富有时代气息。作品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构思巧妙,代表了江苏农民画的高水平。教师们分别从大红大紫大绿的色彩、简洁明快的风格、充实饱满的构图、浪漫夸张的造型等方面指导学员赏析绘画作品。
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江苏省文化馆开展了雕版印刷 (扬州)、惠山泥人(无锡)、色织土布技艺 (南通)、南京剪纸 (南京)、传统戏剧欣赏等非遗互动体验活动。
南京剪纸艺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张林娣向师生们介绍了南京剪纸的文化内涵、制作工序、作品题材等,现场教学展示了其高超的剪纸技艺,并就一把剪刀给学生讲解了传统手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
惠山泥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无锡惠山泥人研究所所长赵建高老师,1972年从事彩塑专业至今,作品自彩自塑,独树一帜,多次应邀国内外进行艺术交流、展演。
赵老师向师生们介绍,惠山大阿福是惠山泥人形象的经典之作,传递着惠山泥人丰富的历史信息。惠山泥人是一种根植于民间,取材于民间而又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工艺品,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惠山泥人的艺术特色:一是就地取材,因材施技,带有十足的泥土韵味;二是泥土干而不裂,不用烧制;三是彩塑结合,相得益彰,带有丰厚的装饰意趣;四是造型生动,手法简练,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赵老师带领师生们共同赏析了惠山泥人的艺术作品,现场教学捏制黏土老鼠与猫咪的塑像,师生们的作品活灵活现。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中华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使师生们走进非遗、爱上非遗。
线下教学给教师与开放学员们创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放学员纷纷表示此次线下教学活动互动性强、体验感丰富,学习积极性高。设计学院将继续推进开放教育的线下教学工作,规范开放线下教学管理,积累线下教学经验,提高开放教育线下教学质量。
(文/图:李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