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学院主办“迈皋桥历史文化印记展”在城北万象汇隆重亮相

发布时间:2024-02-02浏览次数:313发布人:孙晨打印PDF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一张闪耀的名片。为了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1月30日,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与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迈皋桥历史文化印记展在城北万象汇隆重亮相。这次展览是三方合作的一部分,以城市历史记忆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城市的历史底蕴,引领观众追溯城市的变迁轨迹,感受城市发展的脉搏。

眼前这些色彩斑斓的票据,当年我们企业的职工都是凭此在单位就餐的。”在迈皋桥历史文化印记展上,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指着展板上鲜艳的餐券,向身旁的年轻人生动地讲述着。

迈皋桥片区历史悠久,《同治上江两县志》中有记载:“自迈皋桥以南,水经三塔寺,其地旧日为蠡湖,今湮没为田,入后湖。”这正是指向这一片区域。

谈及迈皋桥往昔,国营老厂的时代记忆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片区曾拥有众多国营企业和大型龙头企业,如国营八九八厂、华东电子集团、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南京塑料厂等。在展览中,这些国营老厂和企业的照片、产品、文件等静静地诉说着迈皋桥历史的点滴。

为了丰富文化资源,保存地区的城市记忆,我院师生们积极参与展览的策划与执行工作。他们利用线上新媒体平台与居民网格群展开合作,同时深入到老党员、老职工的家中,历时近两个月,收集、整理了“老物件”背后的历史故事,精心挑选了60余件展品展示在展览现场。

设计学院党总支部书记邹佳表示:“迈皋桥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本次展览展示的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希望继续共同努力,不断挖掘更多南京城市印记,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自己生活的城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年逾八旬的老党员管朝发曾任迈皋桥镇党委书记,他提供了本次展览的许多展品。他说:“我们是这片土地几十年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迈皋桥的厚重历史已融入我们的血液。我们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这项工作,这是一名老党员的义务。”

除了管老提供的藏品外,展柜中的泛黄“党员生日卡”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同样吸引人注目。王胜强在迈皋桥街道生活了40多年,曾是国营741厂(华东电子集团前身)的员工。1950年加入党后,他仔细地保存了党员生活的点滴。他说,“这份党章印刷于1950年2月,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如果说华电是我们一代迈皋桥人的记忆,这份党章也许可以称为全国老党员的共同记忆。我将这些老物件拿出来与更多人分享,一同追溯迈皋桥的红色历史和工业足迹。” 

“我们要合理利用历史文化,将展览现场打造成党员冬训的‘实景课堂’,邀请党员干部和群众参观、学习、分享,体验区域发展精神内涵与时代价值,激发广大党员的‘善学’热情。同时,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让展览充分发挥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的作用。”迈皋桥街道宣传办的负责人张大中对本次展览进行了下一步规划。

过去的无限将汇聚于现在,未来的无限将源自于现在。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我们应该像珍爱生命一样去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独特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这需要长期的努力和不懈的奋斗。未来,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将继续积极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活化利用,助力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更好地凸显城市的空间品质和文化魅力,不断焕发勃勃生机,绽放时代新韵。

文、图:刘祖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