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风建设重点工作和改进目标
抓教风,一是强化备课环节,教师备课更加投入,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二是强化课堂管理,学生到课率明显提高,保障教学活动顺利实施。
促学风,一是旷课情况明显减少,其他不良学习习惯有较大改观。二是旷宿情况明显减少,宿舍卫生有较大改观。
二、主要措施
1.开展专项备课检查:开展新教师说课,新教师上课前必须参加学院组织的说课活动,并对开新课的其他教师同时开展说课活动,不合格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整改,经过教研室审核方可进行授课;开展教师教改检查,所有授课的教师在开课之前根据学情向学院提交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在教案中加页说明),确认后方可进行授课;开展备课案例检查,理实一体化课程需提交相应的可用于示范的备课案例,在学院组织的备课检查中,此项也列入评比标准。(负责人:孙培松)
2.加强课堂管理。严格考勤制度,实施院领导、辅导员、任课教师三方联动点名制度。任课教师严格实行课堂点名,认真签署班级日志。辅导员每周对自己分管的班级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到班点名,院领导每周不少于一次随机到班点名,每月公布班级检查情况。建立健全学院评奖评优机制,开展先进个人和文明班级评选。严肃纪律,规范违纪处理并公开。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的联动作用。(负责人:耿强、袁寿荣、孙培松)
3.加强宿舍管理。修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把不良学习生活习惯纳入减分项目,加强住宿纪律宣传教育。严格请假制度,加强与宿管协调,减少误查误报。开展文明宿舍评比。加强违纪处理。发挥学生会生活部、生活委员和宿舍长的作用。(负责人:袁寿荣)
4.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督促、指导学业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保管学生成绩、取得有关证书等档案资料。每学期同本班授课教师联系2次,了解班级学生课程学习情况并留下记录,每月召开1次班级会议,每学期参与2次班级活动。积极组织引导同学参加第二课堂、技能竞赛和顶岗实习等同学业相关的教学活动。做好毕业班就业推荐工作,努力提升就业率指标。(负责人: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