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时送医,凌晨3时返校;
22:00、23:30、1:00一天连续3次送医;
4月9号,4月12号、4月16号、4月23日、4月26日送同一学生就医;
......
这些数字都是出自设计学院辅导员日常的送医数据。于辅导员而言,每一位学生的生病就医都是重点关注的一件大事,在送医过程中筑起防疫闭环管理屏障,守在学生身边,守他们平安健康,守他们美好未来。
疫情防控期间,设计学院认真落实学校防疫决策要求,实施封闭管理,辅导员响应号召,克服重重困难,主动投身到疫情防控的斗争中,与学生同呼吸、共抗疫,守护近700余名设计学子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保证学生安心、舒心、放心地在校园内学习生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战斗打响后,辅导员们不计个人、放下家庭,毅然决然,冲在一线、战在一线、扛在一线。他们从不把“我”字放在前面,只要学生需要,他们总是伸开臂膀,挡在前面。他们在外是父母,是伴侣,是儿女,但这一刻他们是700余名学生的顶梁柱,700余家庭的定心丸。
“一定要确保学生健康安全,疾病不能拖!”设计学院领导班子指导学院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与学校、送医教师的沟通协调,做好联动,确保送医过程严格落实防疫措施和“爱心接力”不掉线。
“高老师,我头疼的厉害,浑身发颤”,4月23日晚11点,辅导员高辉接到了学生的电话。“我马上到学校,带你去医院,别担心”高老师将怀里哭闹的孩子交给爱人,急匆匆的赶往学校。等到完成所有的治疗并妥善安置好学生后,高老师回到家已经凌晨3点多了。
辅导员孙晨在接到学生晚上就医的电话后,冒着晚上的大雨急切的踏上返校的路程。因为时间已经很晚且大雨,无法及时预约到出租车辆,孙老师果断披上雨披骑着电动自行车就往学校赶。等到达学校,满身湿透的孙老师顾不得擦拭身上的雨水,随即投入到送学生去医院的工作中。
5月6日晚10点到凌晨4点,焦娜老师手机一直在不停的响,陆续有三位同学出现了发热的情况。焦老师顾不得担心自身的安危,第一时间赶赴学校,安抚学生紧张情绪,将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学校,电话联系送医车辆。在陪诊过程中,东奔西跑的为学生办理挂号、就诊、拿药等相关事务。焦老师在了解到学生可能是因为着凉引起的发热原因后,第一时间发通知提醒同学们注意晚间空调温度,有效避免了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焦老师一夜未眠的陪伴下,三位学生经过治疗逐渐恢复了正常的体温。
针对校内学生短缺部分药物,魏若思老师了解后主动帮助学生多次联系校外药店购买药物并通过专门渠道送入校内,保障了封闭管理期间学生身体健康。
这样的“送医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自3月11日以来,辅导员们“爱心护送”五十余学生外出就医,服务累计150余小时…… “孩子的病及时得到治疗,感谢学校暖心的送医陪护!”学生的家长专程打电话给辅导员表示感谢。
(文:朱福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