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10-22
    为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主体作用,及时有效地为学生干部队伍补充新生力量,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10月17日,设计学院举办学生会部门负责人换届大会。学工办副主任朱福硕、辅导员焦娜、魏若思以及团学干部、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会主席团成员陶天翔主持。本次换届工作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竞选演讲、现场打分等形式展开。竞选中,23位候选人依次进行发言,围绕个人简介、所获荣誉、工作构想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学生会的发展提出了具有建设性和可实施性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展现出学生干部的良好精神风貌。设计学院学生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工作宗旨,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带动效应,深化学生会桥梁纽带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图:设计学院团总支/文:魏若思,审核:蒋丽丽)
  • 2024-10-18
    九月,设计学院团总支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各团支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团活动。23视传2班团支部通过学习全会文件,观看相关视频资料等形式,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立志努力学习,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贡献青春力量。为引导广大团员和青年缅怀先烈,珍视和平,23室内2班团支部组织开展了“培养爱国情怀——铭记历史继往开来”主题班会。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伟大抗战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观看抗战主题电影等形式,同学们深入学习了抗日战争这段历史,进一步激发爱国情、报国志。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教育引导团员和青年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3广制团支部前往云锦博物馆开展团日活动。由入党积极分子作为讲解员,带领同学们了解云锦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脉络,引导学生了解、热爱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此外,设计学院团总支联合古林社区开展题为《释放博物馆力量赋能社区文化自信自强》的主题团课活动,通过明孝陵博物馆团支部书记张馨宇的讲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南京的文化遗产,进一步体悟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活动结束后,
  • 2024-10-08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进一步培养青年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理想信念,9月24日,设计学院团总支20名团员代表赴古林社区开展题为《释放博物馆力量赋能社区文化自信自强》的主题团课活动,此次团课由明孝陵博物馆团支部书记张馨宇主讲。张馨宇首先详细介绍了“世界遗产”的概念和分类,进而引出“世界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明孝陵作为南京目前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随后,张馨宇介绍了明孝陵的兴建历史以及建筑特色,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明孝陵保持了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体现出明清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最后张馨宇强调,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不断了解、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民族精神贡献青春力量。本次团课令同学们受益匪浅,既深入了解了南京地区的文化遗产,又进一步体悟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要学会用设计赋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图:设计学院团总支/文:魏若思,审核:邹佳、蒋丽丽)
  • 2024-09-13
    为在新生中发现一批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学生骨干,充分发挥新生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8月30日—9月8日,设计学院开展了2024级新生骨干训练营活动,培训内容由线上理论学习与线下参观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强基固本开新局8月30日—31日,学院学工办组织开展了四场讲座,分别是:“坚定文化自信”、“专业创新与发展”、“学生干部队伍培养”以及“优秀校友经验分享”。通过学习,训练营成员深刻认识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以及不断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性,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牢责任意识,强化使命担当。文化自信启新程9月8日上午,设计学院新生骨干训练营在指导老师高辉、焦娜的带领下,开展参观实践活动。第一小分队来到南京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华丝绸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领略中华美学的魅力。伴随着工作人员娓娓道来的讲述,同学的视野循着“蚕桑神迹·文明之源”、“丝绸风尚·锦绣耀世”、“织府春秋·南都繁会”、“丝路印记·源起南京”的路线,完整了解了蚕、桑、丝绸的文化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同学们对于中国服饰文化、农桑文化、丝绸文化以及其与政治、经济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深感作为设计
  • 2024-09-10
    为积极贯彻落实校团委“我为同学做实事”工作要求,发挥学生会先锋示范作用,用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9月6日—7日,设计学院团总支以迎新生工作为契机,积极组织学生会成员开展迎新志愿服务活动。迎新前,设计学院团总支组织召开了迎新生志愿者动员大会,学工办副主任朱福硕、辅导员魏若思以及全体志愿者参加会议。在动员大会上,魏若思详细介绍了本次迎新工作的完整流程和具体分工。朱福硕向志愿者提出三点要求:希望全体志愿者树牢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将为同学服务落到实处,助力学院2024年迎新工作圆满完成。迎新当天,志愿者们提前摆放好桌椅,指导新生提交并领取材料。同时,积极为新生及家长做好引导服务以及答疑解惑工作。学院积极践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要求,在迎新现场设置了非遗年画体验区,在志愿者的引导和帮助下,24级新生们亲手制作了大学里的第一幅年画作品,体会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又感受到学院的文化氛围与人文关怀,非遗体验将迎新现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设计学院学生会不断推进“我为同学做实事”系列活动走深走实,努力提升学生会在学生中的满意度、认可度和贡献度,成为连结师生的重要桥梁和纽
  • 2024-08-18
    根据校团委《关于开展2024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设计学院结合学院中心工作以及专业特色,围绕“文化传承 匠心铸魂”大思政项目工作要求,设计、组织、开展了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统筹布局设计,做好出征教育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召开专项工作会议进行统筹布局,确立了“文化传承品非遗之美、专业赋能筑强国之路、实践育人寻匠心之魂”的工作宗旨。为压实工作责任,提升活动实效,7月4日,设计学院在综合北楼二楼会议室组织开展了202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学院党总支书记邹佳,党总支副书记、院长谢冬冰,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周莹以及实践团的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出征仪式上,明确了本次社会实践将通过“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开展。将“非遗润心 匠心铸魂”和“设计筑梦 专业赋能”两支重点团队与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青年学生感悟匠心精神、提升专业能力、积累实践经验、助力强国发展。同时,院领导强调了本次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奉献精神的思政大课堂,希望实践团的同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感悟中
  • 2024-07-20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根据学校“大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工作要求,设计学院团总支紧扣学院党总支“德艺双馨 文化传承”党建特色项目,结合学院专业特色,在校团委暑期社会实践工作的指导下,开展“非遗传承 匠心铸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10日,学院党总支书记邹佳,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周莹带领师生代表赴苏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了桃花坞木版年画工坊。非遗传承人伏祥鹏老师详细介绍了桃花坞年画的发展过程、艺术特色以及时代价值。他指出,桃花坞年画具有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加之现代印刷技术带来的冲击,使得木版年画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面对挑战,伏祥鹏表示,作为这门艺术的传承者,坚持守“艺”是不变的初心和使命。除了不断传承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之外,还要积极求“变”,在保持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对作品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新。创作出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特色的作品,使年画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在寻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跟随年画非遗传承人学习年画制作技艺。随后,
  • 2024-07-19
    为强化系统办学观念,高效联动,资源共享,探索新型基层团组织共建模式,7月9日,校团委书记包慧君,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邹佳,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周莹以及相关教师赴吴中开放大学开展团组织共建活动,吴中开放大学副校长刘萍、信息传媒系系主任陈伟、继续教育处老师代凯出席本次活动。首先,陈伟介绍了吴中开放大学“多主体协同,德文专融合,就创升并重”的办学理念,重点介绍了通过学科建设和专业驱动,青年学生在社会服务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邹佳详细讲解了设计学院在学校“大思政”工作要求下围绕设计学院学科专业优势,开展的“匠心铸魂 非遗传承”特色活动,旨在传承、挖掘非遗文化里的“中国匠心”精神,从而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包慧君高度评价了吴中开放大学在社会服务方面做出的成绩,尤其对于其在汉藏民族大团结方面做出的努力进行了肯定。同时表示可以通过系统团组织共建的形式,融合江苏开放大学与各市县开放大学的资源优势,共同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路径。之后,江苏开放大学设计学院团总支与吴中开放大学团委签订了团组织共建合作协议,双方将就社团建设、社会实践、办学系统基层团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度融合共建,形成
  • 2024-07-1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根据学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工作要求,结合学院“强化专业建设、促进校企融合,合力推进就业”的工作部署,7月8日,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蒋丽丽,副院长周莹带领学院专业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赴江苏教育频道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及访企拓岗活动,教育频道制片人陈海陵、周珊媛热情接待了学院师生。陈海陵与周珊媛两位老师首先向前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学生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本次专业实践的工作内容:在专业编导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协助、配合老师完成寻访非遗传承人纪录片的文案整理和视频制作等工作。同时,向同学们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服从管理,团队协作。希望同学们能够服从指导老师的安排,互帮互助,提升团队凝聚力。二是吃苦耐劳,迎难而上。希望同学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认真完成实践工作。三是遵守纪律,行动有序。希望同学们严格按照电视节目制作的要求和流程开展工作,妥善保管工作文件和拍摄素材。随后,学院老师与教育频道相关工作负责人就学生专业实践、职业规划、就业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就业创业渠道,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产生了积极的作